2023大象入口3秒自动进入_秘密人口三秒自动进入副本_18款禁用黄免费a尿道口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核两翼三全四化五联动: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发布者:成果奖展示三   发布时间:2024-08-13   阅读次数:2320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武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深入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在河南省军区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服务于国防建设,利用武术资源优势,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了“一核两翼三全四化五联动: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探索出了一条学校国防特色发展及国防特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image.png

?

一、成果的产生背景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的战略目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国防特色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国防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武术特色优势,把学校发展学生培养与国防安全教育紧密结合,把人才培养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积极服务国家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二、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1.确定国防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国防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根据办学特色,学校结合武术和国防特色,确立“政治过硬,技能突出,能打胜仗”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三有”国防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爱党爱国、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政治素质,深厚的文化素养、独特的武术技能和扎实的军事素质,过硬的战斗能力、坚定的战斗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协同协作能力,解决国防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2.构建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国防特色人才培养路径单一的问题。

构建特色鲜明的“一核两翼三全四化五联动: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学生政治素养为核心,夯实学生武术与军事技能,建立“三全”保障服务体系和“四化”协同培养机制,通过“党建引领、军地融合、特色课程、多元师资和资源共享”五方联动,打破人才培养在机制、课程、师资等要素间壁垒,解决国防特色人才培养路径单一的问题。

3.优化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教学构件,解决人才培养与部队需求衔接不畅的问题。

把武术与国防特色相结合,修订和完善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健全师资队伍等措施优化教学构件,进行针对性教学改革解决人才培养与部队需求衔接不畅的问题。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1.构建了“一核”国防人才培养思政教育体系

“一核”是指人才的政治素养,立足强军战略,突出政治过硬。学校将国防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开设如军事技能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等特色课程。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军姿军容和作风培养,制定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制度,营造军事化生活环境。成立军事类兴趣社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献身国防的自觉性。

2.创新了“两翼”国防人才培养赋能体系

“两翼”国防人才培养赋能体系注重武术技能和军事技能的共同发展,日常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增强力量、耐力、敏捷性等体育训练强度,大技术、战术等军事技能训练的比重,提高国防人才在近距离作战或特殊情况下的自我防卫和制敌能力,为其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使国防人才具备更广泛的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中多样化的任务需求,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3.优化了“三全”国防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1)“全方位”军地协作

学校先后与79集团军、82集团军、83集团军、海军陆战队、东部战区陆军签约建立合作机制,定期邀请合作部队到组织实战化军事基础课目教学与训练,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课程设计,为精准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搭建了保障服务平台实现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基地共享、课程共担、过程共管、教材共编、成果共享、师资互聘”的合作目标。

2)“全链路”跟踪服务

学校派遣教师到海军陆战队、陆军特战学院等部队回访入伍学生,开展师生座谈,依据跟踪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国防人才培养方案从招生选拔到就业安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学生入学、活动、技能比赛实习实训等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学业成绩、思想动态和技能水平等信息,为每位学生定制成长计划加强与部队及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3)“全过程”协调保障

学校与当地武装部、教育局、公安局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国防人才培养和兵员预征预储工作的过程性指导协调军地相关职能部门和优秀企事业单位,为退役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支持,确保学生“入伍安心,服役用心,家长放心,复员暖心”建设“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军营功臣风采长廊”校园国防文化阵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建设“军事技能训练场”“人工智能实训室”“无人机操控实训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实训条件完善育人保障体系。

4.建立了“四化”国防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1“精准化”选拔储备:招收国内武校和体育学校的优秀初高中毕业生,挑选身体素质、政治觉悟高的学生加入军事类兴趣社团,教学过程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和准入退出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常态化”思政教育:将“爱国、侠义、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武术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武术专业课中,穿插讲解武术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坚韧意志、团队协作等思政元素;定期举办以国防和思政为主题的讲座,邀请地方武装部政委及海军陆战队“火蓝匕首”、武警“南沙卫士”、陆军“特战员”等优秀毕业生到校作国防教育专题报告,讲述国防安全形势武术在国防中的作用等,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成立“功夫兵”预备队、国旗护卫队、国防教育协会等军事类兴趣社团,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多样化”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中融入《中国文化经典读本》《中华武术素养读本》等课程,组织相关专业技能大赛、军事训练、模拟作战等实训项目激励学生参加“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等国际交流项目,利用校园文化氛围熏陶、社团活动个性化培养等方式,为国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4“新质化”技术装备培训:学校与82集团军、83集团军共同构建以体能训练为基石,融合政治安全保卫、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多领域专业,运用新兴作战理念与技术,掌握并创新作战方法,培养具备卓越军事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5.构建了“五联动”国防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政军校企家五方协同,实施以党建引领、军地融合、特色课程、多元师资和资源共享“五联动”立体化人才培养路径。

1党建引领: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建+国防”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任长霞纪念馆、登封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激发师生爱国情怀和国防热情。各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2军地融合:学校与82集团军等个作战部队建立国防特色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武警、陆军、海军等部队指战员到校指导军事技能训练场建设,并定期指导军事技能训练;陆续次选派25名武术教师83集团等个部队指导战士近身格斗、搏击等武术培训。构建了“专业共建、师资共用、基地共享、文化互融”的军地融合新模式。

3特色课程:在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武术课程设为必修课程,增设军事技能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等课程,形成“武术+专业+军事技能”的特色课程体系。

4多元师资:聘任5名军事素质过硬的退伍军人担任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训练课程,完成必备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的前置培养;聘任43名省级以上比赛冠军担任武术教师,传授学生自由搏击、散打、棍术、近身格斗等武术技能;聘任20名企业高技能技术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邀请军事专家、现役立功授勋的毕业生开展国防教育,助力部队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

5资源共享: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省内国防部门开展科研项目、国防文化交流活动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国防教育信息平台;通过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提高国防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四、成果的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创新

在以武术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探索实践创新了国防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以政治为核心,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使培养出的国防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将武术的精髓与国防教育相融合,通过武术训练、军事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开拓出一条独特的育人之路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形成了武术+专业+军事技能的国防人才跨学科教学理念

2.课程体系创新

将传统武术课程与现代国防教育元素相融合以武术技能为基石,拓展出涵盖军事理论、战略战术等多维度的课程架构,打造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体能与智能共进的课程体系以新质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引入先进的军事训练设备和技术,搭建高仿真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模拟战场环境、实战演练等方式,训练学生将精湛的武术技艺转化为国防人才的战斗力;以多元化实践教学为手段,将武术的精神内涵与国防实践的具体要求相融合,设计出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军地融合模式创新

发挥武术特色优势及培养人才在部队的综合影响力,先后与79集团军、82集团军、83集团军、海军陆战队、东部战区陆军签约共建“特种作战人才培养输送基地”“优质兵员预征预储基地”“新质人才直招基地”。通过军地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军地师资双向交流机制军地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营造军地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构建了专业共建、师资共用、基地共享、文化互融的军地融合新模式

五、成果的应用效果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和部队的高度肯定赞誉,省内外高校到学校参观学习50余次,“一核两翼三全四化五联动国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多所高校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国防人才

“政治过硬,技能突出,能打胜仗”为定位,为一线作战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文化素养深厚、武术技能扎实、军事技能突出的国防特色人才。自2015年以来,4700余名毕业生参军入伍,大多服役于陆军特战旅、海军陆战队、空军“雷神突击队”、武警“猎鹰雪豹突击队”等特种作战部队,参军入伍的学生有117人次立功,其中4人次荣立一等功、17人次荣立二等功、96人次荣立三等功。


图片1.png


2.兄弟院校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将该成果运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这些高校围绕新时代国防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结合该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学生的国防意识显著增强,毕业生在国防领域的就业比例明显增加,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河南省教育质量学会专家对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3.与多部队建立了国防特色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培养的新时代国防人才得到诸多部队认可,通过军地联合建立培养基地,学生在入伍前即可接受与国防相关的系统教育,为部队的信息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先后与海军陆战队79集团军特战旅签约共建“特种作战人才培养输送基地”,与82集团军签约共建“特殊军事人才培养输送基地”,与83集团军签约共建“优质兵员预征预储基地”,与东部战区陆军签约共建“新质人才直招基地”。

4.取得了较高社会评价

校军地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的国防人才得到政府、军队、家庭、社会的高度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网、国防部网、环球网、等20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国防人才培养工作成绩和服役毕业生先进典型事迹。学校多次荣获“河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国防教育模范高校”等称号,学校教师多次荣获“河南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河南省高校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高校国防教育模范教师”等称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制作地址
公众号: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电话:0371-62809555 / 0371-62809603
shaolinkungfu.edu.cn
?2004-2021 版权所有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技术支持:红狐企业网
芜湖县| 莱州市| 利辛县| 襄樊市| 武安市| 临沂市| 德格县| 万州区| 安远县| 塔河县|